提供学校:吉林警察学院络教学平台
院系:其他院系
课程编号:ZJ0406617
课时:0
《Access程序设计》主要讲述数据库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数据库应用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已成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可缺少的方面。我院把《Access程序设计》作为所有大学一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课,意在于各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Access数据库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掌握7种数据库对象的使用方法;了解Access的安全机制;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使用和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基本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板书+上机练习”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演示内容,适当安排学生上机练习,力求通过演示及亲自操作使学生掌握本书内容。
1 案例教学法
“数据库设计” 强调的是“设计”,应当从“设计”入手,以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为核心,注重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选择一个恰当的案例非常重要。案例的选择应当由浅入深,要做到精、准、易,并且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
在案例中导入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归纳总结,然后再扩展问题、完善解决方案,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逐步完善,不断优化。从而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消化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问题的提出能够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的逐步解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结合教学需要和本门课程的特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以开发 “教务管理系统” 项目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达到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目的。
3 启发引导+分组讨论
在实施项目之前,引导学生分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熟悉项目任务的要求和流程,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提醒学生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
4.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生源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接受知识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实践环节,更要分层次给出难易程序不同的习题,供学生使用,否则会挫败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学习系统。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完善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备课资料库、试题库、习题解答、综合训练等,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浏览优秀的数据库网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率。
2.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一方面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容量。另一方面使抽象的数据库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观察、理解。还可以使数据库思想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使教学方法改革更具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例如讲解中值定理时,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观察图像,最后总结出结论。但它不能全面替代传统教学法,有些数据库理论只有通过老师在黑板上详细地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理论的逻辑演绎过程。所以“黑板加粉笔”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提供数据库思维空间。
3、网络教学。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以后将把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电子教案、教师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供学生自学,并利用电子邮件、QQ等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辅导。
Access数据库技术课程组的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勤奋敬业,为人师表,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课程组教师每年都高质量地完成了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及全院各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Access数据库技术》的教学任务。
通过校督导组、教务处,信息工程系、基础教研室其它学科教师听评课的反映来看,对15名任课教师授课评价总体较高,均为优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满意率越来越高。在学校每年的教学质量评价中,从学生对教师的主要教学指标的打分情况看,有些教师的得分高于其他系的专业课教师。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是考试答卷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总体较好。从学生打分、座谈会情况来看,学生对各位教师授课评价率较高。学生对学科15名教师量化打分都很高。均在95分以上。主要原因是教师授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面宽、信息量大,讲课生动深刻,并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务处、学生处、信息工程系相关教师对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知识评价较好。
学历结构
课程组的15名教师,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12人,占总体教师比例80%,学历层次较高,结构合理。
知识结构
在专业领域方面,涵盖了信息与电子工程、计算机教育、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能很好实现知识互补与技术协作。
年龄结构
课程组20名教师中,40-50岁有4人,占20%;30-40岁有15人,占75%。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构成,既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又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
课程组15位教师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3人,职称结构合理。
课程组师资水平高,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几年主编并出版6本教材,12本公安创新理论研究书籍,人均3万多字。多人获院级以上嘉奖、优秀教学奖励、优秀教师奖励等,人均3.6项;教研硕果颇丰,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63篇,人均4项;主持或参与各级教研和科研项目6项。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可缺少的方面。本课程在理论方面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在实践方面以教学管理系统为依托,学习关系型数据库Access软件的应用,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程序设计方法,其作用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一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从而学会制作数据库系统。
(一)改革教学方法
1、在实验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结合教学需要和本门课程的特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以开发“教务管理系统” 项目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达到引导、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目的。
2、在课堂讲授中的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课程教学中还大量采用了案例教学,通过讲解与任务相似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过渡和深化。
3、在实施项目之前,启发引导+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熟悉项目任务的要求和流程,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提醒学生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手段
1、利用现代科技资源,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2、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提供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3、利用实训基地等仿真教学环境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开发数据库项目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师要摸清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项目内容,并合理分好学生项目组,一个项目组成员,最好要搭配好、中、差的学生,让他们可以互相学生,保证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教师在设计项目课程时,难度要适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项目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一定要是学生比较清楚,容易理解的实用项目,脱离了这个基本规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程所给出的项目——教学管理系统,每个学生考试完都有成绩,成绩是怎么保存的?学生在家上网就能查询到自己的成绩,这是怎么实现的?学生用了学校的成绩管理系统,自然就会想到这些问题,并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共同课,属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打好基础的关键课程。
1.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重新调整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过去强调掌握数据库语言的语法知识和具有初步的数据库设计能力。现在根据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教育特点,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重新作了调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课程已有广泛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教学,所使用的课件全部由教师自行开发。学院有专门的程序设计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Internet宽带接入,学生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里就能查找相关资料,随着校园网的建设与开通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可在互联网上运行。
3.课程持续发展潜力强劲
我院《Access程序设计》课程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基础设施良好,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持续发展潜力强劲。
4.考核方式多元化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扩大除笔试之外的其它表现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使学生不再有考试的压力,而将精力投入到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方面。
《Access程序设计》是我院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共同课,本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课程的内容涉及分为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同时,这门课程也是“吉林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占试题总量的70%。
1、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数据库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数据库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数据库技术工具,能适应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数据库技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素养
3、能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库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熟练运用数据库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数据库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数据库作品。
5、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数据库、能对自己和他人数据库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6、体验数据库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数据库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数据库技术、参与数据库活动的态度。
7、能辩证地认识数据库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8、能理解并遵守与数据库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数据库技术。
《Access程序设计》实验课是数据库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上机实验,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直观地认识,并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数据库系统,学会对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实践课对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和素养起着取足轻重的作用,为将来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课程目标和效果如下:
一、通过实验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对象与特征,了解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获取、加工、管理数据,并且能够表达与交流数据库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工具,能适应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数据库技术的能力。
三、能够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库采集、存储和管理,并制作出数据库系统——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
四、通过《Access程序设计》实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实验指导书的提示下完成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并且系统运行效果好。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设计思想
实践教学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门课程选择了最基础的且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们利用Access软件,学生通过对软件中的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的学习逐步建立了教学管理数据库,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术语、平台系统理解更加透彻,并且能够适当的进行数据库的开发。每次实验课后,学生可以利用个人电脑对实验课未完成的部分进行适当补充,学期结束,每个学生都建立完成一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另外,我们在每一章都辅助了一些相关的实验,增强了学生的数据库设计与制作能力。
实践课效果
学生利用Access软件设计与制作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不仅巩固和加深理解了《Access程序设计》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学会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能够独立的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系统。学生以自由灵活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而且提高了实验效果,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序号 模块名称
课 时 分 配 理论课
实验课
共计 1 第一章 认识数据库系统
1 1 2
第二章 数据库础知识
1 1 3
第三章 Access数据库管理知识概述
1 1 4
第四章 创建与使用Access数据库
1 2 3 5 第五章 数据表
4 4 8 6 第六章 查询
4 4 8 7 第七章 窗体
4 4 8 8
第八章 报表
4 4 8 9
第九章 Intenet/Intranet数据发布
1 0 1 10 第十章 宏
1 2 3 11 第十一章 编程工具VBA和模块
2 0 2 12
第十二章 教学管理系统开发
0 4 4 合 计
24 24 48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课时 实验场所 一、创建与使用Access数据库 2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二、创建表 4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三、创建查询 4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四、创建窗体 4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五、创建报表 4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七、创建宏 2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八、教学管理系统开发 4学时 实验中心机房
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仅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更要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技术方法。我们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下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 整合了教学内容,重新制订了《Access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确定了培养目标。由过去侧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转变为以提高数据库开发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符合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养目标。
2.“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革新
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责任感和创造性;同时,以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标准,重新制订了课程标准、重构了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完善了上机程序,并以实验报告形式递交上机过程
实验报告给出了实验操作程序,学生不只是看到实验结果,而且需要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从而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次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设在教室和机房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现场数据库设计,使同学们全程参与数据库制作过程,同时使用演示课件来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并将网络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一种与学生交流的工具,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增强互动性。
5.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通过多年的不断尝试与实际教学,提出了四元化的考核方法。四元主要指出勤率、上机操作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和笔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技能的培养。
6.完善了教研室研讨会制度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研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的修改等。
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法设定的主要依据。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课程组选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米红娟编写的《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版。书后各章附有上机实验题,并配有学生学习系统光盘,有多媒体教案,实验案例库,习题解答,综合训练。便于学生自学,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配套课程资料
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课题组编写了完备的教学资料,如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另外,辅助教材:孙艳王洪革《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李雁翎 《ACCESS200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春葆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过辅助教材的使用对数据库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掌握知识点,为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提供保障。
Access即Microsoft Office Access。Microsoft Office Access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 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 Microsoft Office 的系统程式之一。Microsoft Office Access是微软把数据库引擎的图形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工具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微软OFFICE的一个成员, 在包括专业版和更高版本的office版本里面被单独出售。2012年12月4日,最新的微软Office Access 2013在微软Office 2013里发布,微软Office Access 2010 是前一个版本。
MS ACCESS以它自己的格式将数据存储在基于Access Jet的数据库引擎里。它还可以直接导入或者链接数据(这些数据存储在其他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架构师可以使用Microsoft Access开发应用软件,“高级用户”可以使用它来构建软件应用程序。和其他办公应用程序一样,ACCESS支持Visual Basic宏语言,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可以引用各种对象,包括DAO(数据访问对象),ActiveX数据对象,以及许多其他的ActiveX组件。可视对象用于显示表和报表,他们的方法和属性是在VBA编程环境下,VBA代码模块可以声明和调用Windows操作系统函数。
年份 | 版本 | 版本 代号 | 支援系统 | Office套件版本 |
1992年 | Access 1.1 | 1 | Windows 3.0 | |
1993年 | Access 2.0 | 2.0 | Windows 3.1x | Office 4.3 Pro |
1995年 | Access for Windows 95 | 7.0 | Windows 95 | Office 95 Professional |
1997年 | Access 97 | 8.0 | Windows 9x,NT 3.51/4.0 | Office 97 |
1999年 | Access 2000 | 9.0 | Windows 9x, NT 4.0, 2000 | Office 2000 |
2001年 | Access 2002 | 10 | Windows 98, Me, 2000, XP | Office XP |
2003年 | Access 2003 | 11 | Windows 2000, XP,Vista | Office 2003 |
2007年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 | 12 | Windows XP SP2, Vista | Office 2007 |
2010年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 | 14 | Windows 7 | Office 2010 |
2012年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3 | 15 | Windows 7 & Windows 8 | Office 2013 Professional,plus |
Access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汇总、平均等统计。并可灵活设置统计的条件。比如在统计分析上万条记录、十几万条记录及以上的数据时速度快且操作方便,这一点是Excel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一点体现在:会用access,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Access用来开发软件,比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其最大的优点是:易学!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也能学会。低成本地满足了那些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管理需要,通过软件来规范同事、下属的行为,推行其管理思想。(VB、.net、 C语言等开发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太难了,而access则很容易)。 这一点体现在:实现了管理人员(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开发出软件的“梦想”,从而转型为“懂管理+会编程”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在开发一些小型网站WEB应用程序时,用来存储数据。例如ASP+Access。这些应用程序都利用ASP技术在InternetInformation Services运行.比较复杂的WEB应用程序则使用PHP/MySQL或者ASP/Microsoft SQL Server.
课程章节 | | 名称 | | 上传时间 | | 大小 | | 备注 | |
1.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603.50KB | ||
2.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278.00KB | ||
3.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748.50KB | ||
4.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707.00KB | ||
5.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1.16MB | ||
6.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1.67MB | ||
7.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1.13MB | ||
8.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842.50KB | ||
9.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908.50KB | ||
10.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950.00KB | ||
11.3 多媒体课件 |
.ppt
|
2015-04-09 | 1.08MB |